-
上游虚开风险向下传导,受票企业如何应对
近期,某贸易有限公司因取得“已证实虚开”发票被税务机关稽查,该案件反映出贸易型企业面临的较为常见的风险:即由于上游开票方开出发票被证实虚开,下游受票方企业受到牵连。那么,上游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发出《税务协查通知书》、《已证实虚开通知单》,下游受票企业主管税务机关能作出不同认定,得出业务真实的相反结论么?受票企业必须要补缴税款么?真实列支的成本还能扣除么?本文以一则案例作为导入,对上述问题予以分析,以供读者参考。3155人浏览
-
实案解析:以“资金回流”认定“无货虚开”的错误逻辑
4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郑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公开一则《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及公告送达文件引起社会关注。该文书中载明,由于销售方发票清单中记载的货物明细在购销双方的进销存系统中均未查询到,且发现部分资金回流线索,遂认定销售方恶意无货虚开、拟作出处罚。那么,“资金回流”认定“无货虚开”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本案虚开认定是否存在其他合理怀疑未能排除?本文将与读者分析以“资金回流”认定“无货虚开”的错误逻辑。3003人浏览
-
以房产抵押提供纳税担保的法律风险及应对
我国纳税前置的征管制度要求纳税人应当先行缴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担保后方能提起行政复议。在实务中,纳税人无法缴纳税款、滞纳金时只能提供纳税担保并经过税务机关的确认后才能顺利进入复议程序。以不动产抵押提供纳税担保是纳税人最为普遍的选择,但在操作中则面临现实的困境。本文以一则企业以房产抵押提供纳税担保未得税局确认案例,揭示以不动产抵押提供纳税担保的税企争议焦点及税务机关的的审查职责和实操困境。2625人浏览
-
空壳公司无业务开票是否一定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近日,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德恒律师事务所就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2月10日期间各级法院公开的涉税司法案例,确定了十个2022年度影响力税务司法审判案例。其中,一起介绍人明知无真实业务往来介绍虚开,被以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量刑的案件值得关注。2075人浏览
-
文娱行业一年六大要案共查补19亿元!转换收入性质如何演变为偷税的“原罪”?
从郑爽到邓伦,文娱行业无疑成为近一年来税务界关注的热点。在税务总局公布的处理结果中,“转换收入性质”成为最频繁的用语。那么,何为“转换收入性质”?“转换收入性质”为何构成偷逃税?文娱行业偷税和避税的界限在哪里?本文将对近一年文娱行业税案进行总结回顾,并解答这些问题。2259人浏览
-
实案解析:转让合伙份额,能否避免权益性合伙企业核定改查账后35%的个税?
自《关于权益性投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1号)生效以来,从事权益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核定征税的空间被堵死,合伙架构的各类投资企业、投资基金受到税务机关重点关注,牵连出一些新型税务风险。据了解,某地税务机关在审查企业纳税申报资料时提出,合伙人转让合伙份额也需按照经营所得申报纳税,应适用5%-35%的税率,引发了税企争议。4184人浏览
-
最高院判例:司法拍卖中与权属变更无关的税费,买受人无需承担!
网络司法拍卖以低价、便捷受到广泛欢迎,但在这其中同样也存在着税收风险。司法拍卖中通常通过《竞买须知》或《拍卖公告》示明“买受人凭《拍卖成交确认书》及有关法律文书到有关部门办理产权转移过户手续,所需的税、费均由买受人承担。”实践中,全部税费是否包含出卖人经营中所欠税费?是否包含与权属变更登记无关的税费?由于约定不明确以及涉案税额庞大而导致买受人与出卖人、买受人与税务机关之间的争议不断,本文拟通过现行法律规范及司法实务判例,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以供读者参考。2162人浏览
-
以案释法:解读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实务要点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执法的重要依据,也是司法实践中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发生争议的主要焦点。自2014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将规范性文件纳入司法审查范围起,我国正式确立了行政诉讼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制度。本文拟从相关法律规定、司法典型案例等方面梳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内容,以供读者参考。2153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