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案解析:运输行业三类无自有车辆承运的模式及其虚开税务风险
近日,某市税务局向10家运输公司公告送达了《税务处理决定书》。根据文书载明的信息,10家公司均走逃失联,无运营资质,名下无运输车辆但却对外开具运输发票、取得燃油及道路运输费发票。税务机关将其对外开具发票及取得发票均定性虚开。有鉴于此,本文以该批运输企业虚开发票案件为出发点,分析运输企业在开展无自有车辆承运业务中的风险,为运输企业提供抗辩空间,供广大运输企业参考。3222人浏览
-
某上市公司资本溢价转增资本未扣缴个税1674万元涉嫌偷税被证交所问询
近日,一家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材料被深交所正式受理。此前,深交所曾就其子公司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未代扣代缴自然人股东个税1647万元的事项进行了问询。本文拟结合该案例对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与“已扣未缴”的税收违法行为作出区分,并对在扣缴义务人未依法履行扣缴义务情形下的纳税人责任进行分析。2107人浏览
-
实案观察:破产程序中增值税留抵税额能否抵销其他税种欠税?
破产程序中企业留抵税额如何处理的问题存在诸多争议。破产企业因资不抵债等原因,通常不满足留抵退税的条件,而又因停止经营等情况,破产企业一般没有销项税额进行抵扣。实践中,在破产企业没有增值税欠税的情况下,部分管理人主张以留抵税额抵销破产企业其他税种的欠税,而有些税务机关认为增值税留抵税额只能抵销增值税的欠税,不能抵销其他税种的欠税。此处涉及到税收法律规则与民商事法律的衔接与适用问题,笔者将从一则司法案例出发,探讨破产程序中增值税留抵税额性质的界定,并进一步讨论抵销权在破产领域的适用问题,供读者参考。2250人浏览
-
最高院典型案例:因税务文书送达违法,逃税罪改判无罪
自《刑法修正案(七)》增加了逃税罪行政前置的规定后,偷逃税的行刑衔接问题就一直是实务中讨论的热点。2023年10月10日,最高法发布了涉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第五则为孟某逃税再审改判无罪的案例,其对逃税罪第四款的规定作出更为明确的释义,同时本案系被告人通过检察院抗诉的形式启动再审程序,对于保障被告人的司法救济权利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本文拟从案件切入,对逃税罪行政前置及再审程序启动的相关规定进行阐述。2188人浏览
-
通过大量个体户采购和运输货物,拟上市公司被终止IPO
供应商核查一直是拟上市企业监管机构的重点核查项目,此前已有多家拟上市企业因供应商问题遭终止上市,近期一拟上市企业因供应商中存在大量个体工商户,其相关主体存在“闪设闪销”的情况而遭到问询并最终终止上市。那么,拟上市企业应如何应对供应商核查涉及的相关进项风险?本文结合该公司的回复内容对供应商合规要点进行阐述。2141人浏览
-
收款方未足额开票,付款方能否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抵税损失?
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增值税进项抵扣的法定凭证,《发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发票开具的要求,但实践中存在诸多因收款方未开票而导致付款方抵扣权益受损的情况,部分付款方提起民事诉讼,或请求收款方开具发票,或请求收款方赔偿其因未取得发票进行抵扣而产生的损失。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的裁判观点不尽一致,笔者将以裁判案例为切入点展开分析,并探讨收款方如何保障自身的抵扣权益,以供读者参考。2165人浏览
-
网络货运政策延长2年!改革以来涉税风险解决了么?
2021年12月31日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将有效期届满的《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再延长两年。从无车承运到网络货运,这种新型交通运输业务已经经过了6年多的探索、发展与改革,但是一些不规范现象仍然没有根治,网络货运平台、物流中介平台大案要案时有曝光,其中涉税涉票风险依然严峻。本文将与读者分析网络货运行业面临的困境与难题。3537人浏览
-
虚开发票不产生纳税义务,不需要缴税?解读虚开税款损失的根源
在虚开案件中,如何认定国家税款损失,始终是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话题。近日,长沙市税务局公布了6起税务稽查案例,认定6家公司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无真实生产经营业务,本质上没有增值税应税行为发生,因此不产生相应的增值税纳税义务,虚开的增值税发票不缴纳增值税。本文将以此切入,分析虚开案件中,国家税款损失的根源。2303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