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院裁判:没有税务行政处罚的石化变票虚开案件可按逃税罪论处
石化变票行为的本质是帮助用票企业逃避消费税而非骗抵增值税。在石化变票案件中,一些司法机关虽然能够认识到逃税问题,但可能会因案件不满足行政处罚前置条件而对判处逃税罪有所顾忌。本文将以华税律师代理的一起石化变票案为引,分析税局行政处罚并非追究逃税罪刑责的前置程序,并结合客观不能与法律不能的具体情形,阐释即便税务机关未作行政处罚,对石化变票行为人按逃税罪论处并不违反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处罚阻却事由的规定。2389人浏览
-
以案说税:建制镇所辖行政村是否属于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
近期,某企业因在建制镇所辖行政村建设养殖场未缴纳土地使用税,被税务机关要求补缴税款并缴纳相应的滞纳金,涉及金额巨大。据了解,此类争议案件在全国各地多有发生,且各地对土地使用税建制镇征税范围是否包括行政村的规定不尽相同。本文拟结合该案对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作简要分析,供类案企业参考。1988人浏览
-
警惕!“黑中介”筹划利用合伙企业转让股权核定报税,背后却搞这种虚假操作
在企业并购重组中,利用合伙企业架构实施股权转让是常见操作,其税务处理遵循“先分后税”原则。过往实践中,以此架构开展税收筹划的模式较为普遍。自2022年起,根据《关于权益性投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1号),权益性投资合伙企业已全面适用查账征收。本文通过一起案例,揭示该政策背景下企业并购遭遇“黑中介”虚假纳税申报所面临的风险及应对策略,旨在警示纳税人和中介机构注重税务合规,避免因违规操作而遭受损失。2245人浏览
-
无票入账的所得税调整应考虑行业、企业实际情况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明确了以发票作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的要求。而实践中,在有真实成本支出的情况下,因行业特殊性导致的自制凭证入账或因上游虚开导致的下游取得的发票被认定不合规等问题层出不穷,企业据以税前列支的凭证通常因不符合28号公告的要求面临调整补税的风险。对涉案企业而言,在前述情形下,除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关于税前扣除的实质性要求争取全额扣除外,适用核定征收并妥善选择核定方法也是平衡税款追缴与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调整方式。本文基于政策规定,解析核定征收的适用条件及法定的调整方法,分析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问题的解决出路,供读者参考。1090人浏览
-
CRS金融账户信息交换精准识别境外炒股未税收入,该如何化解涉税风险?
近期,许多在香港开立金融账户炒美股的境内个人陆续收到各地税务机关的短信通知,提示有境外收入未依法申报纳税并要求自查申报补税。中国税务机关如何获取境内个人在香港或境外开立的金融账户信息,又是如何掌握境外股票投资行为和收益情况的?境内个人使用中国内地以外的金融账户在境外证券市场投资理财的收益是否需要在中国申报纳税,未申报纳税的境外炒股收入被税务机关发现将面临什么法律责任,又该如何化解涉税风险?本文结合一起具体案例进行探讨分析。5081人浏览
-
未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能否享受海南自贸港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年上半年,有些地方的税务机关针对公司制创投企业涉嫌违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陆续开始实施风险应对措施。截止目前华税接到的企业咨询显示,被指摘违规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15%税率以及海南自贸港企业所得税15%税率这两项优惠政策,违规的原因均是创投企业未按照《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备案,不具有享受上述税收优惠的资格。以未备案为由否定创投企业享受税收优惠资格明显欠缺清晰准确的税法依据,难以自圆其说。本文结合创投企业备案有关规则和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展开分析。2291人浏览
-
因政府原因导致土地闲置,土地使用税还须缴纳吗?
土地使用税虽然为小税种,但其税务合规问题不容忽视。实践中,企业在受让土地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际使用,引发税企争议的案件不在少数。近期,某房开企业因政府原因导致土地闲置,未缴纳土地使用税,税务机关要求其补缴税款及相应滞纳金,涉及税款数额巨大。本文拟从该案出发,对税企争议点作出简要分析,供类案企业参考。2562人浏览
-
取得虚开发票超过五年的不予追缴、处罚
根据法律规定,一般而言,税务机关对于税务违法行为的处罚追溯期不超过五年;对于税款、滞纳金的追征期不超过五年,而对于存在偷税、骗税、抗税及欠税情形的,则可以无限期追征。对于取得虚开发票的企业而言,不同的行政定性所对应的追征期与追罚期有所不同。实践中,由于如何界定追征期、追罚期的起点与终点、如何判定违法行为的连续或继续状态等问题仍然存在争议,取得虚开发票的企业能否围绕追征期与追罚期进行申辩、如何申辩,本文将作简要分析。4435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