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运输资料不实,大宗商贸企业爆发多起虚开、偷税案件
编者按:在再生资源、煤炭等大宗商贸领域,公路运输是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因而运输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对购销业务真实性的认定起到重要作用。实践中,因购销业务中运输资料与真实业务不符,导致大量案件中企业业务真实性被否定进而被定性为虚开或偷税。那么,企业应当如何实现运输资料形式与实质的合规,本文将结合案例进行简要分析。1378人浏览
-
多起涉税中介违法筹划被查面临严峻法律风险
编者按:近期,多地税局查处多起涉税中介违法筹划案件。公开信息显示,涉税中介采取隐匿收入、虚开发票等违法方式进行税务筹划,被处以高额罚款。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2024年《中国税务年度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监督,加强对涉税中介违法违法行为的综合治理。由此可见,国家对涉税中介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监管力度丝毫未减。因此,对于该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其亟需规范执业行为,强化税务合规。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部分案例,分析涉税中介所面临的涉税风险。1902人浏览
-
欠税企业无财产可供执行,税企双方应敢于步入破产依法核销死欠
编者按:本文以温州市税务局申请A公司破产清算案为切入点,剖析欠税执行困局中的税企矛盾,并进一步探讨破产程序中税款核销的规则与价值,旨在为企业和税务机关提供应对税务困境的实操思路与方法,推动市场主体良性退出与资源优化配置。2241人浏览
-
多部门协同治税下,耕地占用税涉税风险需重视
编者按:耕地占用税系对占用耕地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征税。作为“小税种”,实践中不少企业忽视了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义务,亦或是未准确界定计税依据及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引发补税、加收滞纳金甚至是定性偷税的风险。本文基于目前耕地占用税的监管态势,解析常见的耕地占用税涉税风险,提示应重点关注的耕地占用税事项,供读者参考。2036人浏览
-
税务机关作出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前应否保障纳税人陈述申辩权
编者按: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18号)中明确提出在实施执法行为时要向当事人告知权利义务等各项内容。 基于此,税务机关在实施责令限期整改等执法行为时,在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是否应当保障纳税人所享有的陈述、申辩等权益?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1789人浏览
-
三起最新案例揭示自然人股权转让的税务要点
编者按:近年来,受市场波动、企业战略调整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的自然人股东选择转让股权退出。然而,股权转让过程中股权原值的确认、转让收入的核算等问题在不同情形下存在差异,加之各地税务机关对特殊情形的执行口径不一,导致部分股东适用政策产生偏差,进而补缴税款、滞纳金乃至被定性为偷税。本文结合三起最新案例,分析股权转让过程中自然人股东需关注的核心要点,以及涉税争议发生后可采取的申辩方向。3067人浏览
-
取得虚开发票又不能补开换开如何争取税前扣除?
编者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确立了不合规外部凭证不得作为税前扣除凭证的基本原则,同时规定了两种救济途径,一是补开、换开外部合规凭证,二是因特殊原因不能补开、换开的,提供相关资料证实支出真实性。企业在有真实业务支出的情况下,取得虚开发票,又无法补开、换开发票的,应如何理解和适用28号公告第十四条,争取税前扣除?基于此,本案拟结合一起案例,对该条款作出分析,供类案企业参考。1883人浏览
-
个人独资企业变更投资人后欠税责任谁承担?
编者按:由于现行法律对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与实际控制人责任划分,以及投资人变更后历史欠税承担等问题缺乏明确规定,实务中税务执法争议与企业合规风险频发。本文从不同维度出发剖析,明确税局不能直接强制执行个独企业所谓“实控人”财产,且个独企业变更投资人后的欠税责任承担需区分不同情形,旨在为规范个人独资企业的税务处理提供实务指引。2278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