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案企业刑事合规整改制度深入发展,税款250万或不再是“门槛”
近日,新华社报道的一起某医疗企业虚开发票并抵扣税额高达290万元,通过合规整改实际控制人获缓刑一案引发关注。这表明,通过单位-负责人分案处理,虚开犯罪合规整改的条件可不受250万元税额的约束,法检共同发力助企业改过自新。有鉴于此,本文将从近期的刑事合规整改案例出发,分析检察院与法院的涉税犯罪刑事合规政策动向与实践,并对刑事合规的程序作出简要介绍。3190人浏览
-
无真实交易环开再审改判无罪!审视虚开犯罪构成要件及辩护要点
近期,某国企负责人因环开发票获刑15年,再审终改判无罪一案进入大众视野,引发广泛讨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构成需符合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即客观上具有虚开发票的行为,主观上亦须具有骗取抵扣税款的故意,并且实际造成了国家增值税款的损失。不具有骗抵税款的主观目的、未造成税款损失客观结果的,不构成虚开犯罪。然而,多年来有关虚开犯罪属于行为犯、目的犯、结果犯的有关争议不断,导致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2483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