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起案例看电商企业偷逃税、虚开风险
编者按:随着电商的发展,线上销售等业务模式愈发成熟。但是,实践中存在部分电商企业利用多种方式隐匿收入或者通过虚开发票等形式偷逃税款。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最新案例,揭示电商企业常见的涉税风险的成因及表现形式,并对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进而对电商企业的税务合规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动态观察:电商企业涉税案件频发
(一)通过隐匿收入偷逃税款
案例一:国家税务总局伊春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法查处伊春市禾源森林食品有限公司偷税案件。涉案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取得销售收入200万元,但并未依法申报。税务机关通过对同区域、同规模、同行业的经营企业进行对比,发现涉案企业存在隐匿收入问题。最终,税务机关查明该企业隐匿电商平台销售收入、进行虚假申报,少缴增值税等税费共计44.81万元。
案例二:国家税务总局遵义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依法查处一起电商渠道酱酒销售企业隐匿收入偷逃税款的案件。涉案企业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白酒,并且将会计账簿等资料准备的十分齐全,在接受税务检查前将相关线上交易数据删除,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收款隐匿销售收入。税务机关通过调取电商平台后台数据,确认涉案企业有200多万元未依法申报纳税,偷逃国家税款。
(二)通过虚开发票偷逃税款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一起网络主播管理机构伙同不法中介虚开、偷税、骗补重大案件。经查,广东惠州高赋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设立空壳企业虚开发票1196份,价税合计2.26亿元,为700余名主播偷逃个人所得税3200余万元,公司少缴各项税费合计约2100万元。惠州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
二、电商企业涉税风险表现形式及成因
由于电商企业前期监管措施较为宽松,主要采取电子化交易模式,导致电商企业税务违法行为频发。通过分析这些违法案例,发现涉案企业的违法行为大多为隐匿收入、虚开发票等,也揭示了电商企业涉税风险的产生原因。
-
电商企业涉税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
通过多种方式隐匿收入
在实践中,企业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对其取得的收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隐匿。比如,有的涉案企业通过利用第三方平台将部分收入转入到其他私人账户中,使得公司账户收到款项较少,从而实现少缴税款的目的;有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拆分收入,将部分收入隐匿,只缴纳其中一部分收入的税款。
2、通过虚开发票少列成本
部分电商企业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普通发票,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普通发票套取资金、改变交易性质,进而实现利用相关发票偷逃税款的目的,从而降低企业或者关联方的成本。如前述案例中,涉案企业通过虚开发票,使得企业自身和相关主播得以偷逃税款。
-
电商企业涉税风险成因分析
电商企业存在交易虚拟化、数字化等特点,交易数据、账户流水等涉税信息不易被税务机关收集到,加之电商平台在以前并没有向税务机关报送涉税相关信息的义务,使得税务机关在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引发电商企业隐匿收入偷税问题。随着新的税收政策的实施,电商企业的任何交易数据都处于税务机关的监管中。如《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发布后,国内电商平台负有向国家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的电商企业涉税信息的义务,在该法规的要求下,电商平台会向税务机关报送电商企业的线上销售收入等相关信息,使得电商企业的线上销售收入也能被税务机关实时监管。
三、电商企业主要涉税风险
电商企业通过隐匿收入、虚开发票等违法方式达成偷逃税款等目的,其行为会给自身带来行政责任风险甚至刑事责任风险。
首先,就行政责任风险方面。其一,涉案企业的行为违反《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会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会被追缴相关的税款、滞纳金以及会被税务机关处以企业不缴或者少缴税款0.5—5倍的罚款;其二,涉案企业虚开发票的行为,违反《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三十五条规定,涉案企业会面临最高五十万元的罚款。其三,涉案企业除了会面临追缴税款以及罚款等行政责任风险以外,还会面临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降低的风险,进而影响企业后续的经营活动。
其次,就刑事风险方面。其一,企业隐匿收入行为被定性为偷税后,有可能会引发刑事责任风险。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涉案企业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就会面临刑事责任。其二,企业虚开发票的行为有可能违反《刑法》第二百零五条、二百零五条之一以及《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4〕4号)相关规定,会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
四、电商企业的应对措施
电商企业对于相关的涉税风险,首先应当认真对待,提出合法合理的抗辩理由;其次,电商企业也应当从税务制度等多方面建立起税务风险预防机制。
首先,在法律责任层面。当电商企业的违法行为被发现后,电商企业有合法合理的理由的,可以积极主张。其一,在刑事责任方面。电商企业应当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偷逃税的主观故意,是否存在企业员工营私舞弊问题,对于虚开发票的,应当关注是否具有骗抵税款的目的、是否造成国家税款损失。其二,在行政责任方面。当电商企业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取得虚开发票时,可以关注是否明知上游企业虚开发票等问题,是否因被上游企业欺骗引发取得虚开发票风险。
其次,在电商企业内部税务合规制度建设方面。电商企业在平时运营过程中,应当从财务制度、税务合规制度等各方面加强税务风险预防。其一,建立起完善的财务制度,要保证交易记录、账户流水等电子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电商企业保证相关的交易信息的准确、完整,如保证货物/服务、资金以及发票等三方面的信息保持一致,这些交易信息可以在面临涉税风险时作为有力的证据,帮助自身避免税务风险。其二,要在内部建立税务合规制度,形成税务合规的意识。如前文成因部分所述,部分电商企业被处罚是由于税务合规意识淡薄造成的。因此电商企业要建立起税务合规的理念、原则等基本框架,在内部形成完善的税务合规制度。其三,当电商企业遭遇无法解决的税务合规问题时,其应借助外部税务专业人员的力量。外部专业人员可以帮助电商企业应对可能出现的刑事或者行政责任风险,也可以帮助电商企业完善自身各项涉税制度,帮助电商企业规避税务风险。
五、结语
电商的发展进入平稳期后,国家对电商企业的监管力度也将会不断加强,以往电商企业通过隐匿收入等手段偷逃税款的行为将会无所遁形。因为对于税务机关来说,税务机关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可以很容易判断出电商企业是否具有隐匿收入等违法行为。所以,对于电商企业而言,在国家“以数治税”的背景下,切莫抱有偷逃税款的侥幸心理,电商企业应当积极主动完善内部税务等各方面的制度,确保税务合规,避免相关税务法律风险。